一位老教师的提醒:有多少孩子是“积懒成笨”?

2019-10-12 17:47:58

每一个孩子,也许从他做作业第一次遇到困难时,感受到家长对他和学习的态度、要求开始,心理上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01
 
 
最近上课,检查学生几个反复强调的知识点,眼睛扫到心不在焉的小X,提问其中一个,直接不会。
 
很小的知识点,不想继续纠缠耽误上课,就要求他下课背过,等大课间时找我检查。
 
大课间时,小X迟迟不来,问来办公室的一个同学,
 
他说:“小X在走廊上和几个同学打打闹闹,玩得正高兴呢。”
 
我让他去把小X叫来。
 
不一会儿,小X来了,顶着一头的汗,看来刚刚玩得很嗨。
 
我问他为什么不来找我,没说话,我又让他背那个小知识点,他直着眼睛说:“我背不过。”
 
我批评他说:
 
“这么简单的知识点,课上我也反复强调了,以前也让你们背过多次,现在又给你课下时间准备,还背不过!
 
这是笨还是懒呢?”
 
本意是让他反思自己懒惰、不努力,后面教育的话我都想好了。
 
结果他不按套路出牌!
 
他居然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告诉我:“是因为笨。”
 
我简直要被他憋出一口老血!
 
从教将近二十年,见过不少学习不努力的学生,这孩子是第一个面对老师的诱问,在“懒与笨”的选择之间,选择“笨”的孩子。
 
问题是:他根本不笨!
看着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想象他前一刻还在走廊上活蹦乱跳,反应敏捷,现在却为了要应付我,而不得不说自己是个“笨蛋”,我又好气又好笑。
 
我想这个孩子是懒得太久了,以至于他不愿意再主动付出任何努力来改变自己,我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词:积懒成笨。
 
02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当接初一新生,总会有这样的感慨:
无论开学的时候,孩子们有多积极,甚至不需刻意观察,你总会在一两个星期之内,
“被迫”先认识一部分同学——特别调皮的和特别懒惰的。
 
不说调皮的,先说说这些懒惰的孩子。
积极三两天后,他们就会“原形毕露”。
 
即使为了给孩子们养成习惯、培养信心,老师刻意布置很少的作业,仍然会有孩子不完成。
 
当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完成作业时,他们往往或者皱着小眉头,或者瞪起大眼睛、小眼睛;做出无辜状、痛苦状、沉思状、默然状……
 
与其一番交涉后,人家表示一定改正,然而,第二天仍然没什么改进……
 
我不禁在心里叹息:这些孩子已经不觉得自己应该完成作业了,主观上已经放弃了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
 
实,他们也很想努力表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
 
但是美好的愿望战胜不了懒惰的习惯,在稍作努力之后,他们发现每天都坚持完成作业“太累了”。
 
于是,重又进入大脑“休眠”,与作业“消极对抗”的状态。
 
你和他说别的,他也说也笑,只要一提学习,整个人就会变得木呆呆的。
这个懒惰的毛病是怎样养成的呢?
 
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孩子,他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习惯不好,每天作业要做到很晚,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课文的背诵,他一开始磨磨唧唧不好好背,怎么提醒都不管用,晚上九点多时,他磨累了想睡觉,
 
他爸说:背不熟不许睡!要背到一处也不能错!
 
他把求助的眼光投向我,我说:要听爸爸的。
 
那天晚上儿子边哭边背,从悲伤背到绝望,终于背过。
 
以后虽然他做作业、背东西很多时候还是慢、想偷懒,但是我觉得他心里有了一个底线,就是:可以拖,但不能不完成。
我想每一个孩子,也许从他做作业第一次遇到困难时,感受到家长对他和学习的态度、要求开始,心理上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那些态度温和而要求严格的家长,给了孩子尊重和不容突破的底线;
 
那些态度强硬而要求严格的家长,也给了孩子底线,但孩子有压抑感,随着长大容易产生反抗心理;
 
那些态度摇摆的家长,给了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些抱怨的家长,给了孩子不学的理由和凡事往他处推卸责任的态度。
 
那些“怎样都好”的家长,让孩子成为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人。
 
吊诡的是,那些对孩子过于宽容的家长,往往是自认为“懂一点教育”的家长,秉承宽容、接纳,快乐教育的理念,期望通过“不管孩子”来达到比“管孩子”还要好的教育效果。
 
殊不知,宽容、接纳孩子,快乐教育,绝不是对孩子没有要求。
 
没有要求地“教育”孩子,孩子对自己也就没有了要求,放纵的结果是让孩子做事没有底线。
 
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偷懒,孩子就在要求自己上偷懒,一次、两次好像没关系,三次、四次好像对学习没什么大影响;可是,孩子的心理在这一次次的放纵中早就慢慢产生了变化,当结果明显可见的时候,孩子的懒惰心理已经养成。
有多少孩子就是这样在纵容之下,一点点 “积懒成笨”的啊!
 
对这样的孩子,我的感觉,年轻时是气愤和不解,现在是心疼和叹息。
 
他们哪里是笨!是没有了思考和勤奋的习惯。
 
 
03
 
作为老师,我见过各种各样的孩子,通过见证他们的成长,我深刻地意识到,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习越来越不是一件只凭智商就可以搞定的事。
 
我见过一开始单凭聪明,学习还过得去,但是因为懒散,没有好习惯,成绩越来越差的孩子;也见过一开始成绩不够拔尖,但是因为有毅力、耐心和好的学习习惯,冲过瓶颈期,越学越有自信,成绩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估的孩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而习惯培养的主阵地在家庭,无论自己的孩子聪明与否,家长都应该培养孩子凡事不要投机取巧,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意识和习惯。
 
而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正是培养这种意识和习惯的好契机。
 
家长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冲过去,而不是态度摇摆、怨天尤人或散手不管。
 
此时,你的态度正非常微妙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
 
你的做法给孩子做出了“行”的榜样。
 
那些已经养成了懒散习惯的孩子,也并非无药可救。
 
但是,凭孩子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战胜这长久以来形成的坏习气。
 
他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耐心。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觉醒,投入到科学的家庭教育中来。
 
 
 
咨询电话:
学校办公室:0935-6116799   6117988
包校长电话:15101379293
高一年级:13884080796
高二年级:13519356353、13884099012
高三年级:13893545232、13679365955
初中分校校长电话:13389331592
初一年级:18193556007
初二年级:18193559094
初三年级:13884090934
小学:13150158006
学校地址:武威市西二环北路(市农机什字向北200米)市内乘13路公交车即可到达!
 

最新文章

联系方式

兰州成功学校

地址:兰州市东岗东路向东3公里马家梁开发区
联系电话:总校:0931-4909588;小学:13619393009 13993170345;初中:0931-4909596 18919061438;高中:0931-4909599;高一:18368911752;高二:18719813439;高三:18368911752;职普融通:18194241715。
兰州成功高考复读新校区:李老师:189 9318 8317;高老师:138 9369 5368;汪老师:130 8879 3818;王老师:182 9312 1783;李老师:189 0938 3399;刘老师:177 9757 9777。
兰州成功中考复读一校:13919269314 0931-8310395;二校:15009347016 0931-8327196;三校:18393350584 18719856165;五校:18794756190 0931-8371852;六校:18298400168 0931-8323250;七校:13993103039。
兰州新区成功学校咨询电话办公室:0931—8320998;小学:18809468996;初中:13919312342;高中:18193872557。

河西成功学校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西二环路
河西成功学校咨询电话办公室:0935-6117988、6116799;小学:13993170345;初中:18194193046;高中:13679365955;职普融通:19993556608 13679365955 13893545232 13993555045;高考复读(武威):1391997739215209308606
兰州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