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着问题过教材

2025-07-07 17:25:00

如何带着问题过教材


在讲今天的核心问题“如何带着问题过教材”之前,我们还得重温两个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新学年教学四条主线:一是抓好教学每日十问;二是抓好单元章节过关达标;三是力所能及,把握好度;四是悟变思变求变。
第二个问题。第一轮复习四句话:带着问题过教材,参照学情选教参:依据考情悟变化,教育教学两手抓。我们确实要认真思考、深刻感悟。
除了认真学习感悟领会第一轮复习手册中的观点方法思路措施和要求外,还应从以下角度思考和追问。

1.关于带着问题过教材。过教材到底过什么? 具体如何过? 问题从哪里来?找问题和过教材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上的题型不够怎么办?在过教材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成功系列创新教法?

2.关于参照学情选教参。如何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如何“选”教参?是全选还是有针对性选?如何做到既能配合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又能提供选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的考练题?在选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选作考练题如何做到以老师为主以学生为辅? 如何做到适量不过量?还有,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参是否还应延伸到初三甚至初二?如何延伸和把握尺度?

3.关于依据考情悟变化。对最近3年高考中考题型的研究,可否找到考情的变化规律?可否透过表象发现考情变化的本质性东西? 如何“ 悟变思变 求变”?如何理解万变不离其宗,这个“ 宗”指的是什么? 如何做到师生互动,以变应变?

4.关于教育教学两手抓。前面三条从狭义理解,主要是抓教学,那么广义上应如何抓教育?如何理解抓教育和抓教学的关系?如何理解并践行“ 三严 ” 管理?如何做到教育为教学保驾护航?

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到底带着问题如何过教材?
大家都知道第一轮复习是复习而不是上新课,要出成绩就得过好教材,但又为什么对过教材不热心呢?关键在于过教材不好过,老师课不好备不好讲,学生总觉得在吃剩饭,感到乏味,缺乏新意,提不起兴致,看不到提高成绩的希望。师生都觉得这样过课本肯定玩完,所以总校再怎么三令五申,大呼小叫,结果是你讲你的过课本,我做我的考与练,连分校校长最后也站在了总校的对 立面上。

怎么办? 就这一问题我今天站在老师和学生之外的第三方角度上举例谈 谈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文科以英语为例。下一节课要复习高一第一单元,要求同学们做好充分的预习。
上课分成七个小项,90 分钟(用时84 分钟,机动6 分钟) 。
(1)检测本单元单词和词组,大概有20个单词、3个短语,叫4个同学上黑板,通过检测,要求同学们将不会的单词和短语记入英语错题本中,当天课后确保记住(12 分钟) 。

(2)本单元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600个左右的词组,8—9 种语法,近40处,请同学们分别画线找出这些语法,各有多少处,老师巡回检查(12 分钟) 。

(3)老师列出最近几年涉及本单元内容的各种版本高考题型,通过讲解,让同学们认识到本单元的重要性。这一条对老师的责任心要求比较高,如何选教参让教参为教材服务主要体现在这里(18 分钟) 。

(4)处理本单元有关练习和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0 分钟) 。

(5)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我是高考命题组成员,针对本单元内容,我还会如何命题,师生可参照教参讨论或举例(15 分钟) 。

(6)老师针对本课内容,分层出若干道题,20%当堂示范,其余作为课后作业,要求独立按时高质量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要想办法消化,并将这些题型记到改错本中(15 分钟) 。

(7)下一节课复习第二单元,要求大家做好充分预习,下课(2 分钟)。

2.理科以物理为例。下一节课起复习“力和运动”这一章,要求同学们做好充分的预习。


这一章上正课需要安排8节课,每节课大同小异,大致分为七个小项。
(1)掌握考点。本章大概有二十二三个考点,其中高频考点12个左右。首先师生共同回顾本节重要或必考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串接和应用,老师引导,学生配合。

(2)当堂考练。主要围绕相关知识点或考点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考练题,以 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课本考练题为主,有的题还可追加一两问。在充分吃透课本题型的基础上,可选讲适量的教辅题,目的在于学会应用并掌握相关重要知识点。
(3)高考题型。 由浅入深,讲解几道最近几年涉及“力和运动”这一章内容的高考题,让同学们认识到本章内容的重要性。
(4)命题思考。假如我是高考命题组成员,针对本单元内容,我会如何命题,师生可参照教参讨论或举例,这一条要求师生互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回答无所谓正确与否,关键是要动脑筋思考。
(5)课后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要求独立按时高质量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想办法消化,并将这些题型记到改错本中。布置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变化,要让学生主动悟变思变求变( 理科的悟变思变求变主要通过做题来实 现)。
(6)本章结束后要拿出一到两节课的时间,专门处理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最后用一节课测试,力争大部分同学过关达标。

(7)布置下一章节复习内容,要求大家做好充分预习,下课。


(2011 -08 -27 23:21:33)

最新文章

联系方式

兰州成功学校

地址:兰州市东岗东路向东3公里马家梁开发区
联系电话:总校:0931-4909588;小学:13619393009 13993170345;初中:0931-4909596 18919061438;高中:0931-4909599;高一:18368911752;高二:18719813439;高三:18368911752;职普融通:18194241715。
兰州成功高考复读新校区:李老师:189 9318 8317;高老师:138 9369 5368;汪老师:130 8879 3818;王老师:182 9312 1783;李老师:189 0938 3399;刘老师:177 9757 9777。
兰州成功中考复读一校:13919269314 0931-8310395;二校:15009347016 0931-8327196;三校:18393350584 18719856165;五校:18794756190 0931-8371852;六校:18298400168 0931-8323250;七校:13993103039。
兰州新区成功学校咨询电话办公室:0931—8320998;小学:18809468996;初中:13919312342;高中:18193872557。

河西成功学校

地址:武威市凉州区西二环路
河西成功学校咨询电话办公室:0935-6117988、6116799;小学:13993170345;初中:18194193046;高中:13679365955;职普融通:19993556608 13679365955 13893545232 13993555045;高考复读(武威):1391997739215209308606
兰州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