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9 13:25:14
2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开题会后,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的专访。王旭明前段时间曾呼吁英语应从小学课程中退出,他对记者解释,之所以发出这样的呼吁,是因目前小学英语学习“太极端了”。同时,他表示,应把更多的国学内容充实到中小学教材中来。
羊城晚报:台湾地区的高中国学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教材》将在广东地区部分学校试用,您对此有何评价?
王旭明:这套教材我还没看,不敢妄言。不过,将优秀的、符合中国现在情况的国学内容引进来还是很好的。但是当下的问题是要搞清国学到底是什么。传统的国学认为就是四书五经、经史子集,这么大套东西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这是要界定清楚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中国人或者每一个中国的小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国学素养,要阅读的国学篇目有哪些,这些要界定清楚。
羊城晚报:对于目前热议的中小学国学教育,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王旭明:我坚持认为应把更多的国学内容放到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来。从现在我们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来说,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中学的政治课,我觉得应适当地引进和充实国学内容。因为,在现在课程体系框架内,是没有国学的,既没有课时安排,也没有师资培养,也没有统一教材,所以国学要想进入课程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此外,现在中小学生的负担已经是偏重了,再增加的话会很困难。
教育部已启动了新一轮的教材审定,对于我们这一块的教材审定,我的想法就是增加一些国学篇幅,对于现代文艺部分也尽可能地“精”一些,更加注重“文质兼美”。
羊城晚报:其实目前中小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国学内容,很多篇幅还是需要背诵的。
王旭明:在现在的国学内容学习中,我特别反对大篇地背、纯粹地“灌”。我希望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能够多读《论语》、《庄子》中的小故事,多读《世说新语》、《三字经》,这些经典,故事性强、道理明确,而且还很有意思。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