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3 12:12:21
物理
1.最后的训练应该回顾错题,精做新题。分析历次模拟考试的失分点,自己对哪些部分的物理知识存在缺陷,是不难发现的。但在后期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有区别地对待主干与非主干知识的查漏补缺。这似乎是老生常谈,每个老师可能都这样要求过,但是很多考生并不能落到实处,认为花同样的时间不如再做些新题、多见些题型。
2.辨析复习策略,注重与同学老师交流。千万不要自己闷头复习,自己复习的资料对不对头?计划有没有科学性?都需要和同学多交流。做题方向应从偏、难回归到课本,每年高考都会出现新题,极少出现老题,不要指望通过大量做题来压题。
3.解题格式要合理规范。除了注意到按步骤给分的要求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表示物理量的字母要规范,在解题时切勿混淆乱用,同时,解题过程中自己定义的物理量要交待清楚。
4.重视模块题目的复习,内容范围要很明确,在范围框定后复习。
5.最后就是要注意复习时心态的调整。离最后的高考尚有50天时间,还有两次模拟考试,理科考试中因为难易的变化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波动。请同学们一定要相信自己。
化学
一、梳理知识库存,构建学科网络。
接下来复习重点应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课本为主体,将所学知识按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反应类型是有机化学里的核心,复习的时候以官能团的性质把握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牢记断键部位是有机化学之魂,掌握“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二、把握高考导向,科学有效训练。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基本体现了“第I卷重在考基础,第II卷重在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同学们可将《考试大纲》上的典型题型示例认真做一遍,弄清出题思路和答题方法。同时,可选择一些难度适中质量较好的模拟试题,用高考规定的时间去完成,在做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审题和时间的掌控。
三、注重练后反思,及时分析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关键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但是,不少考生“越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出差错”。要走出这一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考试中出现差错的“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四、扫清知识盲点,突出重点问题。
最后50天,诊断和补漏需要突出。要抓住平时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及知识盲点,通过小专题,针对训练加以突破。考前要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强化、攻关。要有一种意识:不求高考考到,但求考到必对。
数学
1.考前要回归课本
考前要回归课本,掌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试的根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考查的内容分类整理,理清脉络,使考查的知识在心中形成网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一个考点的内涵与外延。在建立知识系统的同时,同学们还要根据考纲要求,掌握试卷结构,明确考查内容、考查的重难点及题型特点、分值分配,使知识结构与试卷结构组合成一个结构体系,并据此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复习结构,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2.查漏补缺很重要
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找准了错误的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同学们还可两人一组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效果更好。
3.掌握好看和做的时间分配
好多同学都觉得几天不做数学题后再考试,审题就会迟疑缓慢,入手不顺,运算不畅且易出错。所以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特别是停课复习期间,更要掌握好看和做的时间分配。
4.规范作答争取少扣分
一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大多是答题不规范,抓不住得分要点。如立体几何证明的次要条件要交待,分类讨论问题最后有综上可得,应用题最后要回答题目的设问,函数应用题要有定义域等。特别是问题(Ⅱ)要用问题(Ⅰ)结论来解决时,更要确保问题(Ⅰ)结果的正确性。
5.归纳考试窍门
熟练掌握数学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一般同一份试卷,相同的方法不可能出现多次;同时,数学的主要方法在一份试卷上基本都能用得上。因此遇到思路一下不能突破的难题,要好好想想以前遇到的类似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在已经作答好的题目中用过了哪些方法,常用的方法还有哪些没用得上,能否用来解决这个难题,只要平时多加分析,是不难发现解题思路的。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