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10:15:25
新学期一开始,有不少学生和老师发现,今年初一年级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了很大调整,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
由于调整幅度过大,网上甚至有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文章”的传闻。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教材调整,是为了落实2011版课标要求,“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史铁生“接班”周树人 选文换了近三分之一
9月中小学开学后,天津市一位初中老师拿到初一年级语文教材后,从头翻看了一遍,她发现教材与之前有了不小变化。
“30篇课文中,9篇被换了,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调整。”该初中老师对记者说,在被更换的9篇文章中,鲁迅的《风筝》被删除,多少让她感到有些意外,“也就是说,初一语文上册就没有了鲁迅的文章。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这两篇文章,在2003版的教材被删掉,现在又回来了。”
而这种调整,也让全国很多研究语文的专家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大变化。
“新教材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代替了鲁迅《风筝》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并且旧版语文教材的开篇为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而新版调整为莫怀戚的《散步》,从单元上来说,由以前的人生体验转为家庭亲情。”
郑州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张玉明说,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晰了写作的主题。“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这传达了注重古文化的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此次初一语文教材的变化,大多数语文老师表示,被更换的9篇文章中,感觉新增的9篇文章比之前的9篇文章从写作时间点上离现在时间更近一些,“学生从内容和主题上接受起来就更轻松一些。”
调整为适应新课标 送审后还可能变动
为什么选在2013年对语文教材进行大幅度调整?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年初,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后,各地教材相应调整。除语文仍然使用旧版本教材,其他学科课本均有所调整。“进入2013年,为了适应新课标,语文教材就要进行调整,因为中考考卷会根据新课标进行调整。如果教材不调整的话,就会出问题。”
对于新课标,教育部曾明确表示,这次新课标的修订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
为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则采用吸收合理化建议,实现平稳过渡的原则,对新教材进行框架微调、阅读单元的调整(撤并单元、调整次序)、课文调整。新教材为适应新课标,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练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课后练习。
一般来说,教材每隔一个周期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一来吸收新的文学成果,二来紧跟社会变化。“七年级上册是变化的起点,第一轮教材修订中可能就会出现莫言的文学作品。另外,将来的说明文中可能会有中国航天科[NextPage]技的一些内容。”张玉明分析说。
但这种调整并不是最终的调整,“新课标发布后,大部分学科都送审教育部,可语文、历史、政治三门学科一直没有送审,所以通过送审后,今后语文教材还会有调整的可能。”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删除鲁迅”是老话题 与深刻不深刻无关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删除了鲁迅的文章,让网上有关“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文章”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对于网上传闻,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一位李姓编辑对记者说,调整文章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应该适合怎样的课文来做出的研究和调整,旧版语文教材偏重人文,而新版更注重叙事,“此次调整鲁迅的文章,专门去掉《风筝》,因为《风筝》多数文字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难度,并没有特别的指向。初一下册的第一单元‘成长’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所以保留这篇,则是因为它适合初一的孩子,且具有趣味性。”
但外界对删除鲁迅文章则意见不一。青年作家赵瑜认为,删除鲁迅的一些作品是正常的编辑思路,“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
对于此次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更换,北京市教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相比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言,鲁迅的文章入选中小学教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篇幅呈下降趋势。一些深奥难懂的内容被替换或调整到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更新是教材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
教育部前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则坚决不赞成删除教材中鲁迅作品数量和初中生阅读不宜过于深刻的观点。“中国需要鲁迅,中小学生必须学会深刻。”
其实,在2009年,当《为了忘却的纪念》等鲁迅文章退出教材时,就曾有很大争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铁仙就认为这么好的文章不能不进课本,“我在编教材的时候,将《为了忘却的纪念》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编在一起,另两篇都是举世闻名的为理想斗争的文章,而我们中国的作品中,我认为同样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为了忘却的纪念》那样深沉到位的好文章了。”
“这些年,鲁迅文章在教材中的增减是个老话题了,这次删减鲁迅文章与深刻不深刻并无太大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此次选文“换血”是考虑到初中教与学方便进行的,并不是外界理解的因为难懂就删除,“并且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教材修订很复杂
十年未作大改动
“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是近十年来最大一次调整。”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自2003年开始,人教版语文教材一直沿用实验教材版,很少对文章进行删减,“每年只会对文章的字句进行小幅度调整,为了教学的延续性,不会轻易删减文章。”
该负责人说,语文教材的修订是一件非常谨慎和复杂的事[NextPage]情,不是一拍脑袋就干的事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中对教材修订进行了介绍。
早在2004年,人教社就曾派出相关人员前往各地进行调研,此后2008年、2010年相继进行了两次调研,但因种种原因,直到2011年3月,人教版修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2011年3月,我们开始统编教材申报,启动统编教材的编写、审查、修改,直到2013年1月,人教版重启修订,才有了今年的新的语文教材。”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教材修订之前,他们会征集全国老师的意见,选出比较经典的文章,并汇总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时对这些文章是否适用的意见,删除一些不太适合的文章,增加一些通俗易懂易学的经典文章,“方便老师教,也方便学生学,语文教材文章选取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研讨的结果。”
30篇课文 9篇被更换
删除的课文:《童趣》(沈复)、《理想》(流沙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周国平)、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夏感》(梁衡)、《山市》(蒲松龄)、《风筝》(鲁迅)、《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新增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我的老师》(魏巍)、《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王几何》(马及时)、《风雨》(贾平凹)、《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河中石兽》(纪昀)、《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
改动的文章:《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有变化。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