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2 15:20:47
防治“暑假病”需养成好的生活规律
暑假期间,由于不用上学,不少孩子宅在家里或随父母、小伙伴外出游玩,由于饮食不规律,加上缺乏有效的运动,一些孩子患上了“暑假病”。
如今开学在即,如何帮助孩子们回归正常的生活作息,让他们能以精神饱满的姿态迎接新学期,是不少家长都非常关心的事。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孩子“暑假病”的一些常见症状,并向医生咨询了一些解决办法,帮助家长和孩子调节好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吃多动得少 “小胖墩”增多
暑假期间天气炎热,不少孩子都懒得出去运动,窝在家里吃零食看电视,时间一长,有的孩子体重暴增,成了“小胖墩”。记者从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了解到,暑假期间,前来医院就诊的“小胖墩”不少,大部分集中在8~14岁年龄段。
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冯华俊告诉记者,小孩子肥胖是常见的“暑假病”。
对于肥胖的孩子,冯华俊建议要平衡膳食,改变饮食结构,“吃饭的时候可以先喝汤,再吃蔬菜,之后吃饭,最后再吃肉类。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高热量的零食尽量少吃。”冯华俊还建议“小胖墩”保持运动,“要保证每周五天每天一小时的运动量。”
饮食不规律 肠胃惨遭殃
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儿科了解到,暑假期间有比较多7岁以上的孩子患上了消化道疾病。该院儿科主治医师曹建伟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8岁的小孩子,腹泻了一个星期,都脱水了才来到医院治疗,这个孩子的腹泻就是暴饮暴食引起的。
针对消化道疾病增加的情况,市人民医院儿科还专门开辟了腹泻病房,专门供腹泻病人使用。
曹建伟建议,开学在即,孩子也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只要睡眠和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消化道疾病应该就会减少的。临开学这段日子,家长应该多关注一下孩子,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摔伤加烫伤 意外伤害增
每到假期,孩子的意外伤害都会飙升。市博爱医院小儿外科张平锋主治医师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因意外受伤前往博爱医院就医的少年儿童数量比非假期增多了1倍,但总量与往年暑假持平。
他介绍,少年儿童受伤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交通意外伤害,包括骑车出行时发生的车祸;二是在旅游或者运动过程中的摔伤;三是年纪较小的小孩被烧伤、烫伤。
张平峰表示,假期是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长应做好防范。“在陌生的地方游玩时,家长应该有一个预判,所在地是否安全,会有哪些未知的危险?”
此外,张平峰提醒,对于年龄在5岁以下的孩子,烧伤、烫伤是频发的意外,家长尤其需要注意,“5岁以下孩子对温度的概念模糊,很多时候会因好奇触碰周围的物件,因此容易引发烧伤、烫伤。”
该如何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超重或肥胖呢?
现在一般用BMI(体质指数)来衡量。据了解,“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能算出BMI值。“一般来说,如果超过标准值两个标准差,就被认为是过度肥胖了。”冯华俊说。对2~7岁的孩子而言,若男孩BMI≥17.5kg/m2,女孩≥16.5kg/m2,就有超重和肥胖风险;对于8~14岁的孩子,若男孩BMI≥20.3kg/m2,女孩BMI≥20.5kg/m2,同样存在超重和肥胖的风险。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