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5 16:20:56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传统的数学教学负担太重,通常采用题海战术,对法则公式死记硬背,作业机械地重复,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的行为。当前的新教材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运用新的教学法进行创新型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1.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上一节数学课的伊始,如果教师能善于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从而产生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知识中。例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同学们喜欢小鸟吗?”(喜欢)请看:“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学生有点失望地说: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由
2.生活情境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将生活中的问题简化了,教师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并运用到教学中去。例如:在教学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
3.游戏情境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了做游戏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组织好“小售货员、小顾客、学习用品、人民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商品标上价钱,然后让“小顾客”拿着“人民币”去“商店”购买自己需要的“学习用品”,至少要买两种货物,买东西时,要求学生们直接算出两种商品的总价钱,或者老师买东西,给售货员多于商品的价钱,让学生算出应该找给老师多少钱。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元、角、分”的计算。把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重视情感 增强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多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学生学习的态度、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
三、探索知识 培养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参与实践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呈现给学生的算理、定义、法则、公式等数学结论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接受适当的思维训练,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学实践说明,只有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所发现。而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及获取的知识才是深刻的。
四、优化方法 提高热情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科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多媒体教学等等,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动力。例如:三年级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导入:播放闹钟的声音 “嘀答,嘀答,铃,铃,铃;滴答,滴答,铃,铃,铃”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同学们猜谜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引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五、巧妙设计 提高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教学《连减应用题》,要求学生学会两种解答方法。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妈妈有60元,买上衣用了30元,又用了25元买了一条裙子,现在妈妈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快说出答案:60-30-25=5(元),并明白了第一种解法是连减。第二种情景:妈妈到商场买上衣用去30元,买裙子用去25元,她给了售货员60元,应找回多少钱?列式:60-(30+25)=5(元)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熟悉的生活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更新教育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多层次、多方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