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4 11:42:49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 胡伦
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受着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深化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一、关于课堂教学中新知识的传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讲解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听得多,动得少,接受知识的过程单一,途径单一,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容易让学生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当然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新知识的教与学不应是照本宣科,更不能由教师一手包办,一讲到底,讲完例题做作业,对学生“灌输”知识,这样会严重禁锢学生的思维,给学生造成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这样得到的知识才更牢固,也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5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从甲地到相距450千米的乙地,需要几小时?”这一“归一”问题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的问题后,不是问学生应该怎样算,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怎样来计算。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分组讨论,再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这样算。这样,学生得出三种不同的解法:①450÷(150÷3);②450÷150×3;③3÷150×450。
笔者再引导学生从三种不同的解法中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思维方法,以及每种解法所用到的知识。这样,让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他们从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法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关于课堂练习作业的设计
课堂练习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再创造。但是,不同的作业设计,却可以对学生产生截然不同的练习效果,设计开放性练习,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笔者在设计开放性练习时,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一题多问,一个题目只给学生出现适当的条件而不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上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解答。这样,有利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层面去解决问题,从而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是一题多变,在练习设计时,有时采用变式的方法,让学生根据问题补充条件,构成不同层面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是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刻刻都体现创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课堂练习中尽量少设计单一的、与例题结构完全相同的题型,避免学生照搬例题,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三、关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都应适时作出恰当的评价,特别是课堂练习和课堂答问。很多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对与错作为唯一的标准和方式,这样的评价是不理智、不科学的,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教师不能随意否定学生的想法,应当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时意识到,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吹灭学生的创新之灯,不仅使学生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也使学生丧失了一份创新的灵性。
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途径,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判断学生解决问题的对与错,而应该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他们稍有发现的思维都要给予肯定。即使是错的,也不能一句话抹杀,而应该适时加以引导,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否则,学生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不同见解、另类思维都不敢表达,从而扼杀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意识,那就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格格不入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例题讲解到作业设计,从学生练习到课堂学习的评价,都应时刻注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创新灵性,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