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三座大山为三座靠山
一个小小班主任,面对着复杂的班情、学情,面对着个性迥异、灵动鲜活的学生个体,面对着学生背后各色各样的家庭背景,即使你再能干,也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做班主任有几大难处,除了学生难教育之外,还要和他们的家长打交道,协调各科教师之间的关系,还要应对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年级组、德育处,乃至校长的种种压力。我也是一名普通班主任,所以也经常感受到班主任的“苦”、“累”,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更有心理、精神层面的。我经常说,班主任人微言轻,讲起来一个班的学生都归你管,但实际上你没有多少权力,就是批评学生,还得教育部授予你“适当的”批评权。要想在这个行业里做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除了你个人能力之外,巧借外力、整合教育资源,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是必须的。
如上所述,除了学生,班主任们还经常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家长、任课教师、学校领导。所以,有些班主任把这三种压力形容为压在班主任头山的三座大山。按我的观点,能不能换个思路或做法,把“三座大山”变成“三座靠山”?也就是说不仅不要害怕压力,也不要只想着搬走(对付)这三座大山,而是要想办法把它们变成帮助自己做教育的有用的资源。
如何变“三座大山”为“三座靠山”?
第一座大山:家长。
争取赢得全班家长的鼎力支持。如果家长们都支持你,那你的工作就算是放开了手脚,再无后顾之忧。但你得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支持你,而不是因为孩子在你手上是人质,被迫就范。所以,我们先明确一个前提:来自家长的支持必须是自愿的、自发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前提,即使家长表面上说你好话,背地里也会把你恨一个洞,孩子毕业了,你就等着他骂娘吧。也许不要等到毕业,现在家长们的维权意识更胜过去,谁怕谁啊?家校冲突是家常便饭,如果是这样,那家长就更成了压在我们头上的一座大山了。
赢得家长的支持没有多少技巧,只要让家长感觉到孩子在你的班里能幸福健康地成长、孩子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就可以了。所以,首先要对孩子好一点。孩子是传声筒,回家会和家长说学校、班级和老师,这其中还经常有夸大、偏颇之词,孩子有一个特点,专门会捡对自己有利的话说,如果犯了错误,也多半是为自己开脱,把责任推到别人或者老师身上。这是孩子成长中的通病,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道德品质问题,想想即使成年人犯了错误也多半会找借口的。而家长也存在偏听偏信的问题。所以,有时家长对老师产生了误会甚至不满,老师那边还浑然不觉。这样不出事还好,真到出了问题要解决时,这种隐患就暴露无遗了。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保持常态的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信息的沟通非常重要,从道理上说,家长有知情权,从班主任的自我保护角度上来说,及时把信息传递给家长也是非常必要的。切莫等到问题严重了再找家长,那时就被动了。所以我一再强调,特别是对难教的孩子,一定要在孩子不出事的时候与家长保持联系、建立友谊,出了问题,怎么商量都可以,因为那时你们已经很熟悉,甚至已经是朋友了。
没有经验的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一种尴尬的情况,就是学生犯了错误,把家长请到学校,此时班主任对家长的所有情况——个性脾气、工作家庭背景、为人处世之道——都一无所知,见了面就言辞激烈地批评孩子或者拿出处分方案。这是很危险的。遇到理智一点或弱势一点的家长还好,遇到性格暴躁,甚至本身就仇视社会、对老师不满的家长,很容易发生冲突。而一旦冲突起来,受伤的往往是班主任。所以,对家长也要做到知己知彼,不能盲目采取行动。想一想另一种场景,一见面老师对家长说:真不好意思,又麻烦你到学校来了,孩子成长中总是免不了要犯错误的……那边家长说:哪里哪里,是我孩子不好,总是给老师添麻烦……在这种和谐的开场白之下,还有什么问题不能坐下来协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