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4 11:59: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语文阅读的广阔天地,使阅读活起来,进而充满生命的灵性。不仅如此,近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也在逐年突出写作的大境界与大情怀。所以,语文课堂上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必须有的放矢,注重效率。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散乱的个性化阅读细化为多角度的篇章阅读,并将常规的整篇作文训练分解为片断训练。选择多角度的篇章阅读是因为高考高分作文必定有其独特的角度,只有找到一个适当的角度才能达到好的效果;选择片断训练是因为时间有限,抓住一点深入写作,从局部提升,文章最终也会达到整体水平的提升,操作性比较强。
具体地讲,每次训练都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一个角度,用半小时完成五篇文章的阅读,并通过阅读达到对阅读角度的理解;第二步,用十五分钟完成两百字的片断训练,动笔之前明确写作中心,注入自己的感悟;第三步,教师批改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精选优秀片断,总结成功经验。
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将阅读角度陈述如下。
一、感悟境界
境界是情感的升华,是思想的花朵,是高天流云,是山涧溪水。人有境界,思想清明,文有境界,深入浅出。有大境界才能学得大语文,才能写出大文章。
高考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有境界。因此,用词、造句、构思、化用、活用等都要为达到某一种境界服务,都要体现出豁达、畅通、缜密的特性。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已经让学生有许多生活积淀,但平日里单调的生活却使他们的阅读敏感度逐渐丧失,表现在写作中就是文章大多呆板浅显而少有佳作。为此,作文课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阅读类似《雪地上的小鸟》《莲之赋》《冷月丁香》《匆匆,黑白影像》《我们的家园》等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有的是在精神漫游,有的是在吐纳心底的豪情,有的有丁香似的美丽与哀愁,有的有风云变幻的玄妙,有的表现人生境界的执著,有的表现渴望能找到使疲倦的心灵得以歇息的目标。这样,通过阅读就让学生了解到了境界应该是一种生命气息,应该是一种深度体验,应该是一种语言的内在力量的闪现。
二、感悟生命
人生是大课堂,生命意识是大语文。只有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只有展现了人文精神,才能写出亮丽的词句和精彩的文章。在半小时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选取《生命如大河》《敬畏生命》《生命狂想曲》《生命流岚》《寻求智慧的人生》等文章,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生命意识就是承担生活的决心,就是善待他人的仁慈,就是关爱社会的公德心,就是相互取暖,就是爱与智慧,就是感性与理性,甚至是自然界的一朵花开的过程……静下心来,看看走过的路,望望前方的山,原来生命竟然如此美妙。
三、感悟自然
五官感受自然,六识品味人生。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文字浸染自然的灵气和清新。高考作文强调“真性情”。回归自然是人类精神世界纯粹意识的复活,是生命精灵绝美的舞蹈。唯有贴近自然,走向自然,笔下的山山水水、竹林草屋才能打动人。在半小时的阅读中,教师可以选择《麦子,麦子》《雪》《传统视角下的山水中国》《秋湖》等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这样做,学生观察到了自然的色彩,品味到了自然的旋律,聆听到了自然的声音,就会更真切地了解何为具体的自然,就能传达出别样的感人情感。
四、感悟生活
生活是花仙子的七色花,是酸甜苦辣串起的糖葫芦。考场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考场作文更应该写生活的万般滋味与千般感受。比如,写写生活中的忧伤——透明的忧伤,给作文着上异样的色彩;写写生活中的快乐——简单的快乐,给作文添加扑面而来的清香;写写生活中的悲悯——纯真的善良,给作文增添感人的情味;写写生活中的阴影——失败的经历,给作文加入深沉的思考。这样,作文便有了亲近和深刻。其实,写作时只要用心去体会实实在在的生活就能写出大境界。因为,感悟生活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写出的文章就有多深。为此,阅读中教师可以选择《天地一沙鸥》 《云月双行,凝落一庭霜影》 《回忆,是事件的慢镜头》 《琴弦上的寂寞成长》等指导学生阅读。这样做,学生用一颗发现的心去体味生活,去享受生活,然后把体验到的情感记录下来就是可圈可点的文章。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