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爆炸性增长让人们惊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微博向各行业和领域的融合渗透更是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时时刻刻,悄无声息。微博不仅可以随时将信息不受限制地发给数量庞大的“粉丝”,而且能够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互动交流。正因如此,高校招生部门对微博这一新生事物青睐有加。
春暖花开,一年一度的高招宣传和报名咨询工作也开始了。笔者注意到,与往年几种传统的咨询方式不同,今年很多高校在高招工作中用上了微博这一新工具,不仅利用微博发布招生、面试、报名等信息,还通过微博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在新浪网点开武汉大学的微博,你不仅可以欣赏到樱花盛开的美景,还能获得该校最新的招生信息。记者浏览一下发现,自主招生面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划定、专业介绍等招生信息丰富多彩,有心报考的学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频频发问跟帖。
微博的出现,让高校找到了新的招生咨询与宣传渠道。与传统咨询方式相比,微博一方面让高招咨询更“微”——一对一个性化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又让高招咨询更“博”——可以在限定时间内向更广博的受众发送信息。目前,包括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在内,全国已有160多所高校在新浪网开通了微博。一个无形的平台,已经在高校招生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力量。
受众范围广泛,影响力不亚于纸媒
学生和家长不仅可以从校方的微博中了解到招生信息,还可以从中感知学校的文化和生活氛围,从侧面增加对学校的认知。
高校微博一改以前高校招生宣传单一、固定的模式,用活泼亲切的话语代替了冷冰冰的招生简章,使得咨询过程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早春时节,正是各大高校准备招生宣传的日子。与以往在高考前向考生发放校园宣传册不同,现在许多高校早就在新浪开设了微博,并进行了实名认证。南开大学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开招生微博,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参加高考的考生大部分是‘90后’,微博是他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与热线电话和官网相比,微博方便、交流迅速、信息量大,又能自动更新,是第一时间发布招生信息的重要手段”。
据新浪网教育频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新浪网开官方微博有160所高校,其中包括“211工程”高校有81所、港澳台及海外高校30多所,另有70多个微博名称中专门冠名“招生办”或“招生处”。这些微博每天平均吸引200万网友关注。笔者发现,许多高校在利用微博宣讲招生政策、公布招生信息的同时,还通过图片、新闻链接等形式对校园文化、学校动态进行多方面介绍,并且能对学生的提问予以互动解答。
记者浏览发现,有的高校是在学校官方微博中增加了招生专栏,有的高校则是由招生办专门开博,如“复旦招生”、“哈工大招生”、“北京大学招生办”等。本报记者在新浪开通微博并实名认证后,马上收到“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吉林财经大学”等微博的“私信”,提醒记者对学校招生工作“多加关注和支持。” 记者前不久采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高考阅卷现场后写了一条微博,谈及对当前大学生艺术素养和艺术院校考生文化水平的看法,被名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所在地)的博主转发后,短短几天内原文被转发120余次,有24条评论对此问题展开激烈的交锋,这让初入门的记者亲身体验到了微博看不见的力量。
截至3日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官方微博粉丝已经达到5687人,而哈工大招生办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13125人,记者对比发现,哈工大招办微博上的信息更加丰富及时。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马利曾指出,从媒介受众传播理论角度看,粉丝达到10人的微博相当于一张黑板报,达到1万人相当于一本杂志,达到10万人相当于一份报纸,这意味着,哈工大招办的微博就是一份哈工大版的招生杂志了。很多时候,一条典型的提问微博,很有可能囊括了上万名考生的共同疑问,媒体具有的受众普遍性和广泛性特征就体现出来了。
有专家指出,高校开设微博好处不少——首先,可以塑造高校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信开放的形象,增加印象分;其次,可以拉近高校与公众间的距离,比如学生和家长可以从校方的微博中了解到学校的招生信息,还可以从微博中感知到高校的文化和生活氛围,从侧面增加对学校的认知;三是对高校而言,微博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益、大范围的传播平台,且能随时随地更新,可谓是及时便利。
某高校招办负责人介绍,学校的招生网相对较为正式,但是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反应较慢。热线电话虽然直接,给出的建议也比较详细,但是很多考生抱怨打不进来。“我们其实已经有8门电话同时在应答,但是在高峰期还是忙不过来。”
从一开始的严肃拘谨,到现在拥有温馨的页面布置、勤快的内容更新和俏皮的对话语言,北大版、武大办、南大版……每个高校的招生微博,就是一份别样的招生杂志。看完武汉大学的微博,湖北一所高中的学生表示,在微博上,不只看到了招生信息,还了解到心目中高校的一草一木,“高校微博一改以前高校招生宣传单一、固定的模式,用活泼亲切的话语代替了冷冰冰的招生简章,使得咨询过程也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官方实名发布,信息公信力大增
微博的公信力需要各界共同维护。高校微博进行实名注册后,所发信息的公信力就会大大增强。
考生通过高校微博查询招生信息时要注意鉴别真伪,不要被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误导。
去年12月9日,微博“清小华”发出一条信息——
近日,接到许多家长和同学的咨询:“清华大学2011年自主招生面试的时间是否定在2011年2月20日?”在此说明,这是社会上的误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时间目前没有确定,要根据阅卷等相关工作的进度情况,估计面试最早也要安排到2月底或者3月初。感谢大家对清小华的关注!
“清小华”是清华大学官方微博的昵称,这条微博针对网上的不时信息作出回应和解释,影响很大。武汉一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孙说,以前,他们这些高中生主要通过“贴吧”的方式了解心目中的高校。不过,贴吧里发帖的人鱼龙混杂,他和同学也搞不大清楚该听谁的意见。小孙觉得,用微博了解招生信息,总算有个官方的声音了,和招办老师交流也更方便。“微博不只更新速度快,我们有啥问题,还能得到答复。”
作为新媒介,微博所具有的实名注册功能非常符合招生工作的需要。招生工作向来讲求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式”操作流程,社会公众期望高,学校微博进行实名注册后,所发信息的公信力就会大大增强。今年年初,我国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出现新变化,若干名校组成“华约”、“北约”、“卓越联盟”三大阵营,作为“华约”成员之一的南京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直播了自主招生考试过程。
湖北大学新闻系教授廖声武指出,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微博内容短小精炼,迎合了受众“浅阅读”的阅读习惯。他认为,微博的“碎片化”有四大优势: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权、信息内容的多样化、信息发布的多渠道性、息传播的即时性,这对夯实微博信息传播的公信力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
微博答疑的方式最近大出风头,但其公信力也需要各界共同维护。笔者搜索各高校招生办微博时,发现部分高校微博被“山寨”了。有关人士此提醒考生,高校争相开设微博也导致一些“山寨”微博的出现,像2010年5月注册的“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开通近半年后被校方确认为“山寨版”,所以考生通过高校微博查询招生信息时要注意鉴别真伪,不要被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误导。
微言也有大义,比传统模式更给力
微博,不仅是考生获取学校招生相关信息的渠道,也成了很多高校招揽优质生源的平台。
建议考生不要盲目充当“粉丝”,不要把时间过多浪费在关注微博上,尽量了解对自己有用的高招信息和目标高校的信息。
今年年初举办的2010年中国教育盛典颁奖礼上,异军突起的微博令人意外地摘走“风尚大奖”——坐拥上万粉丝队伍,微博的爆冷获奖给教育界注入新鲜活力。
事实上,这股“风尚之风”不仅吹遍了内地高校,希望从内地吸引优质生源的香港高校也纷纷开博。目前,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6所高校均开通微博,发布最新的内地招生宣讲日程。
高校招生已经进入微博时代,学生和家长如何看待?这对传统招生宣传模式会有哪些影响?
对于高招微博,学生和家长也分为“铁杆粉丝”和“不感冒”两大阵营。热衷于高招微博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每天都要数次登录学校的微博浏览信息,但对于不熟悉网络和电脑的家长来说,他们更担心孩子成天上网看微博会分心。
北京某中学高三学生家长张女士认为:“孩子精力应放在学习上,不能老上网,所以不支持这种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的方式。”而另一位学生家长却觉得:“微博是种好办法,以前都是临考试了,苦苦守候在收音机旁,按时按点的等着听各高校发布高招信息;而现在好了,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微博,甚至还可以直接与高校对话,解决自己切实的问题,方便多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崔灏则现身说法,他报考了今年的复旦水平测试,曾通过微博几秒钟就更改了系统出错造成的信息录入错误,“在微博平台上的操作,节省了很多时间,不用像发邮件那样,还要等待对方开邮箱获悉、办理后再回复,才能知道改好了”。
高校招办人士怎么看?张立民连续12年代表南开在浙江跑招生工作,他惊叹微博的强大效应:“现在年轻人在追的东西,我们不敢轻易否定。你认为那是小玩意儿,但他们常常能玩出大名堂。比如微博这个平台,短小精悍,一条信息能及时有效地传到各个角落,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接收方的反馈。这是考生需要的,也是学校建设需要的。”
微博,不仅是考生获取学校招生相关信息的渠道,也成了很多高校招揽优质生源的平台。南开大学浙江招生组组长张立民说,由于南开大学地处天津,招生的主阵地多年来集中在北方,针对江浙沪地区的招生,主要依靠口碑和招生老师到一线作招生宣传,现在有了微博平台就方便很多了,南开的微博平台将更加丰富地展示学校文化和特色,客观、如实地宣传,并为考生服务好。
对于学生家长的不同看法,张立民建议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不要盲目充当“粉丝”,要适度对待,不要把时间过度浪费在关注微博上,尽量了解对自己有用的高招信息和自己想要进入的高校信息。
不能只开不管,好博需要用心维护
微博的优势就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精炼的语言传递信息,若更新速度太慢,内容太少,便形同虚设。
建议高校将官方微博的管理纳入学校日常对外宣传工作范畴,发布者应注意所发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优化信息发布流程。
虽然高校“开博”有很多益处,但调查发现,不同学校的微博也存在着冷热不均的现象。像清华、复旦等高校“粉丝”团人气超旺,而有的高校微博只有几十个“粉丝”,甚是冷清。专家分析指出,除了这类学校不够知名、关注度比较低的原因,更关键的是有些高校微博更新过慢、定位过窄、形式单一,基本上处于休克状态。微博的优势就是能以最快速度、最精炼的语言传递信息,若更新速度太慢,内容太少,便形同虚设。
部分高校招办人士坦言,学校招生工作开通微博的确是新鲜事物,但目前最大难题就是信息更新速度,一方面,要符合微博特色,就要有专人及时不断更新内容,但高校招办老师人数有限,都有各自分工负责的任务,因此更新博客的工作只能是兼职代劳,假使某个老师经常守在电脑前发消息,很容易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另一方面,高招的信息是属于比较敏感的,学校会格外慎重,通常会经过严格复杂的审批程序后才能对外披露,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布的时效性。
新浪网教育频道的管亚军告诉记者,在信息的真实、准确方面,主要靠微博的发布者——学校来把关,而对于恶意中伤、乱发广告、造谣惑众等行为,新浪网可以进行监控,目前新浪网有监控团队,有多种严密的监控手段,确保信息安全。高校微博专员跟各高校宣传部直接联系,发现问题可及时沟通处理。博主也可通过微博页面上的“举报”按钮,举报不合适的微博内容。
人性化关怀和诙谐的语言,是目前高校微博拉拢粉丝的秘密武器。据记者调查了解,高校招办微博之所以让很多考生感到亲近,觉得有共同语言,是因为校方多安排新生代的年轻老师来维护微博。
在这方面,复旦大学招办的官方微博——“复旦招生”在高校微博中独树一帜,其对于考生的各种疑问回答的事无巨细,而且经常是深夜互动,被网友称为“最人性、最细致、最及时、最亲切、最耐心、最辛苦、最给力”的微博,与武汉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一道荣获“新浪2010年度微博风尚院校”。
这一切,都与一位“80后”博主有关。他就是“复旦招生”的博主——复旦大学招生办老师游畅。游畅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被微博标出规律的5个点:早上10点,下午5点,晚上7点,10点,和“黑灯瞎火”的凌晨12点。在这5个点上,游畅“鼓捣”招生微博,持续时间视情况而定。最忙的时候,这几个点几乎串成了一条线。截至今年年3月26日,游畅已经就复旦招生方面的问题和细节,发布了近647条微博,吸引了7294名粉丝。“目前‘复旦招办’微博主要是由我一个人来维护,所以非常忙,一天平均要回答几百个问题。有的是通过评论来提问的,有的是通过私信来问的”。游畅说。
管理微博时,游畅很看重微博交流氛围的人性化和解释的明晰。“大家都是过来人,将心比心最能了解考生的压力和疑惑。”游畅说,“比如90后的高中生,他可能会问出很多你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比方报名表需要贴照片,一寸正面免冠照,这是常识,但这些学生很可能会放一张45°俯角拍下来的个性大头贴。你得给他解释。”
复旦微博的维护和管理,甚至会研究企业社会化媒介营销的策略和方式。
“热线电话像是一种应激反应,有问才有答。但微博能尽可能地反馈更多的考生们的潜在或者连锁的需求。一条微博应该成为一个大的数据库的索引。”游畅透露,“复旦招生”希望将这个微博扩展成为一个“报考大全”,每一条微博都可以是一个索引入口,相关的信息会由一个接一个的链接连成网状。“我们的目的,是引导考生学会主动找信息,而不是助长他们养成张嘴一问就得到答案的习惯。这其实也是从中学到大学的一种教育模式的过渡。”
人手紧张问题又该怎么化解呢?南开大学招生办里,除了两名主任,其余的年轻工作人员都是南开微博的维护主力。人手紧张的时候,还专门招募了一批学生志愿者,事无巨细地发布信息、答疑解惑。
专家指出,建议高校将官方微博的管理纳入学校日常对外宣传工作范畴,发布者应注意所发信息的准确性,以免损害高校官方微博的公信力,同时还要优化信息发布流程,加强信息公开。在湖北大学,官方微博就是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与发布的。
链接:高校微博之“最”
武汉大学微博
最早开通官方微博的‘211’高校,也是第一个粉丝数达到1万的高校,微博开通一年来,发布微博800多篇,吸引粉丝5.5万余名,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报道形式为兄弟高校提供了榜样,开设有“看不见的武大”“武大快递”“信息服务”“珞珈夜话”“珞珈视点”“珞珈风采”“微博心语”等栏目,“平安夜,老图书馆自习室内座无虚席”的配图博文,粉丝转发和评论达2000次(条),成为高校微博中最“火”的一篇博文,被媒体誉为“最暖和”“最勤勉”的高校官方微博。
复旦招生微博
对于考生的各种疑问复旦招生微博的回答事无巨细,而且经常是深夜互动,连春节放假也没有休博,被网友称为指导最人性、最细致、最及时、最亲切、最耐心、最辛苦、最给力的。曾经自主招生相关政策一经发布,两三天内就猛增了六七百名粉丝。
北京电影学院微博
开通仅仅一个月,粉丝数达到5万,一举超越当时开通一周年的武汉大学微博,成为粉丝数最多的大学微博,居已开通微博的百余所高校之首,粉丝数量的增长速度创高校微博记录。开设有名师访谈、校史回眸、校园文化、考学故事、招生答疑、信息发布、品牌活动等专栏。截至2010年3月26日,吸引粉丝730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