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7 21:38:50
最近,从高考分校到高中、初中毕业班,从高分学生到中低分学生,毕业年级同学中有一部分人学习状态不好,复习效率停滞不前,有的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有的觉得什么都不知道了,有的头脑昏沉,反应迟钝,心情烦躁,学习无法向前推进。这种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步的速度减缓甚至停滞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原现象”。
出现“高原现象”,是毕业年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成绩好的同学有,成绩一般的同学也会有。时间一般在春节前后,以3~4月较为明显。2002年,以全省理科第九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的丁琪同学,在当年复习较为关键的3月份状态很差,多次要求要回家调整;2004年考入清华的强顺强同学,在当年的4月,几次大考成绩进不了前5名;本届理科一班的郭浩同学,春节前也有类似现象……导致“高原现象”的原因,因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学习心态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带有普遍性的,一是长达7个多月的复(学)习使生理、心理疲劳;二是未能及时调整自我,随着复习内容的增加、综合性增强、要求提高,以及高考时间的临近,一些同学不能及时调整方法和心态,压力太大,信心不足或显得忙乱;三是不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重视复习过程,不能做到事半功倍;四是春节假日,或多或少有些放松、影响等等。
“高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任务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使其出现的时段不要滞后,持续的时间能够最短。对其态度是要正视它,研究它,克服它。方法之一,增强自信心。毕业年级学生在复习关键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如同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出现“极点”一样,是必须要经历的,只要增强自信心,再坚持一下,就能渡过这一关,向奋斗的目标冲刺。之二,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吃得好、睡得好,上课集中精力,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眼、耳、手、脑并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之三,扬长避短。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保持发扬优势,尽最大努力克服不足,防止顾此失彼,眼高手低,力争做到“两个掌握”。之四,少想多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量使自己忙起来,但不要太紧张,更不要太放松。之五,注意心理调节。牢记四个字:净——清扫心理环境,排除影响学习和情绪的杂念、欲望;静——心态平和,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干扰他人,更能抗干扰;竞——要树立竞争意识,赶有目标,学有榜样,要有强烈的学习、考练的欲望和行动;进——要自信、自强,学有所获,不断进步。之六,总校及其教研室负责人、各分校领导、班主任、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要及时帮助、指导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重点学生,要由领导分工承包,定期、不定期做好工作。
兰州成功学校
河西成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