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一:放寒假的意义要明确
家长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要给孩子放寒假。孩子学习一个学期了,学习压力和应试教育模式使身心都很疲劳。寒假就是让孩子有一个改善的机会,但是又不能松懈了学习的主动性,更不能荒废了知识的储备。这时做一些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缓解应试压力,又能在活动中学会更好的巩固和增加各类知识储备,最好还能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理想,实现自我规划,达到三全其美的目的。
建议二:多接触课堂之外的事物
孩子们平日整天像坐牢一样压抑的呆在课堂上,生活中的各类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实践能力都有所欠缺。各类知识的吸纳,完善知识结构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家长所忽视。这些往往是培养孩子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培养优秀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所以要利用假期丰富长期以来孩子欠缺的课堂以外的知识和能力,学一些课堂和家里学不到的知识。接触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建议三:避免重复性学习
分数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得高分,假期仍然让孩子像上学一样到补课班补课。事实上,有些课本知识上的内容孩子已经重复学习很多遍了,这种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不但浪费资金更浪费经历,严重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危害很大。负责任的家长应该究其根源,了解孩子真正欠缺的是什么能力,而不是成绩不好就补课,成绩不错就学点特长。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往往可以使他们实现自我提高,而且经过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是可以自主学习和自立生活的。
建议四:假期也要注意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学习的本钱。孩子的身体健康对于成长发育来说尤为重要。但这点常常在寒暑假被忽略,不少体育老师都反映每个假期过后,学生的体能明显下降了。也有些孩子因为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不良而导致肥胖。因此,假期的活动最好能兼顾一些适合孩子们的体育锻炼。而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自发的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锻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