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浸润心灵,让教育充满温度,
学习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网讯(记者 高青梅)7月27日早上8:00,兰州成功学校、河西成功学校2019年校本培训开班仪式在成功学校总校7楼大厅隆重召开,成功集团领导主持了本次开班仪式。
成功集团领导,成功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名誉校长吴辰旭,成功学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名誉校长吴建烈,成功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党支部书记、管理校长李佳宁,成功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学校长、行政会议召集人任玉玲,成功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总校副校长王小兵,成功学校校务委员会秘书长、总校副校长杨振宏,兰州成功学校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初高中领导小组组长付永红,成功学校校长助理、高考文科分校校长张彦文,成功学校校长助理、初中分校校长鲁彦锋,成功学校校长助理、政教处主任李东明,成功学校教学督导高考理科一校校长严宗祥,成功学校教学督导、教研督导室主任魏生堂,河西成功学校领导小组副组长、河西成功学校副校长包兴龙,河西成功学校62位领导及教职工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成功集团领导在开班讲话中指出,校本培训是中小学的必修课,是提升成功学校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此次培训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兰州成功学校党支部的指导下,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总体要求和成功学校校本培训的安排部署展开。
在培训会上,集团领导指出此次培训大会的主题是以问题意识、时间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牵引,坚定信仰,苦练内功,提升成功核心竞争力,提高成功社会影响力,为将成功学校建成社会尊重的优质品牌学校和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基地,为早日实现成功学校为素质教育树标杆定标准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核心任务是进一步学习领会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的精髓,进一步理解掌握成功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制的精华。具体来说一是师德师风建设,二是核心素养提升,三是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四是班主任工作标准化规范,五是提升成功文化素养,坚定成功信仰。集团领导希望通过此次高质量的培训研讨,让全体教职工统一思想认识,转变态度方法,学习优秀典型,防范规避风险,提升工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尽快进入状态,为新学年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保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任玉玲校长做开班报告
任玉玲校长做了开班报告,详细分析了各分校、各指导班主任团队及各科目2018-2019学年度的教学成绩,对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为让全体教师更形象、直观的看清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趋势,任玉玲校长对比分析了学校近4年的招生趋势,提出了新学年的思路:
一、以发现、发掘、培养干部,尤其一把手为首任,大刀阔斧地推进用人机制,进一步放权;
二、9月起,财权要彻底下放到指导班主任,由指导班主任分配到任课老师,真正的体现权利彻底下放,让实体当家做主;
三、放权后,要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考评要有理有据,处理要及时果断;
四、强化“时间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在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和成功质量目标责任制上下功夫;
五、做有温度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使教育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将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认真践行成功“四严管理”;
六、全面推进成功文化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关心教职工,听取教职工的心声切实为教职工之需着想,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四严管理”“微信授课”“智慧化课堂”“民主化管理”“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等,都是成功品牌建设的抓手和内容,要坚定不移的做下去。
河西成功学校副校长包兴龙发言
包兴龙校长就河西成功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新学年的工作思路:
1.加强干部管理及队伍建设;
2.教育,坚决贯彻落实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
3.教学,履行好监督权利,监督各年级做好各项教学工作;
4.教研,除了常态化组织校内听课、评课、赛课、滚动测试、校本培训之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各实体骨干外出观摩充电、拜师取经,各实体至少组织一次“请进来”活动,让真正的行家为成功教师传经送宝、指点迷津。
5.安全工作,谨记每天的安全工作都是“零起点”,对安全隐患必须做到“零容忍”。
包校长指出,学校尚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当下的任务就是担当作为,善思考,勇实践,他要求大家将“规划”变为“施工”,把“时间表”变为“计程表”,路在脚下,鼓励大家一起努力。
河西成功学校校长助理、初中部校长胡小青(左上)河西成功学校校长助理、高中部校长刘润霞(右上)河西成功学校校长助理、小学部校长马兴峰(左下)河西成功学校高三年级主任张翠萍(右下)
河西成功学校高一年级主任郝小强(左上)河西成功学校高二年级主任李宗茂(右上)河西成功学校后勤科科长滕玉仁(中下)
任校长开班报告结束后,兰州成功学校、河西成功学校领导干部依次上台进行了发言,从多方面、多层次分享了自己工作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做法、感受、体会和成功经验,发言异彩纷呈,全体教师牢牢把握此次培训机会,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培训现场
编辑 高青梅
校对 柴丽红